最新動態
警惕身邊陷阱
一、出租、出借身份證的洗錢風險案例
案例情況: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對“潘某等人洗錢案”一審宣判,判決潘某等4人犯洗錢罪。潘某為替境外“阿元”清洗從網上詐騙的錢款,收集了其他許多人的身份證,并在銀行辦理了大量銀行卡,用于犯罪需要的轉賬、匯款和提現。這些身份證、銀行卡實際上成了犯罪嫌疑人洗錢犯罪的工具。
風險提示:
為成人之美或貪圖小利而出租、出售自己的身份證件或者銀行賬戶、支付賬戶,很可能:
1.被他人假借您的名義,從事犯罪活動;
2.幫助他人完成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;
3.成為金融詐騙的“替罪羊”;
4.遭受錢財損失和聲譽損失;
5.信用狀況受到合理懷疑。
二、“電信網絡詐騙”典型案例
案例情況:某日,何先生收到銀行短信稱,其個人賬戶4600元由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存款。在收到短信提醒后不久,何先生即接到電話,對方詢問何先生是否是其本人在他們的游戲平臺進行了充值。何先生立即回答說“不是”,于是該“客服人員”稱可以將錢退回,如果不相信存在該筆交易,可以到附近的ATM機查看。何先生平時并不經常使用網銀,于是就按照“客服”的建議去ATM機查看銀行卡余額,果然少了4600元。這時“客服人員”說僅需要提供一個驗證碼就可以退款。過了幾秒鐘,何先生便收到了一個轉賬交易4600元的驗證碼短信。何先生向騙子提供了手機收到的驗證碼,結果銀行卡的錢被盜。
風險提示:
1.在思想上杜絕。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或短信。不管不法分子用何等甜言蜜語,花言巧語,威脅利誘,都不要輕易相信,要及時走開,掛掉電話,不回復手機短信,不給騙子繼續下套的機會。
2.身份信息不要輕易泄露。堅決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、銀行卡信息、存款信息等個人信息,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,不因貪圖小利而受騙子信息的誘惑。
3.核實相關信息。無論收到任何電話信息,接到此類信息,一定要核實清楚情況再匯款,不要盲目匯款。
4.樹立正確的態度。不害怕,不慌張。相信公安機關會依法辦案。
5.要及時報警。遇到此類信息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報警,并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系方式等詳細情況,以便警方開展偵查工作。
6.與家人及時溝通。及時向家人宣傳一些常見的詐騙手段,防止家中的老人被騙。
三、“非法集資”典型案例
案例情況:吳某在QQ上認識了不法分子,并在其帶領下進入高額投資理財QQ群。QQ群以高額投資回報為誘餌,有專業的“老師”介紹投資理財知識,并宣傳高額回報的短線金融衍生品。吳某在群中學習了一段時間,也見證了其他群友的高額收益,于是放松警惕,點擊“老師”在群發的“投資平臺”鏈接,于2018年3月進行了多筆10000元的大額手機銀行支付交易。事后經核查,其資金支付至了不法分子控制的空殼公司賬戶,專為不法分子資金歸集提供渠道。
風險提示:
1.對高息誘餌不動心。遇上“天上掉下來的餡餅”,千萬保持警惕,更不能因為看到別人發了財眼紅,抵擋不住誘惑盲目跟風。
2.對老板“實力”不崇拜。不能被某些企業天花亂墜的自吹自擂所迷惑。
3.對“官方”背景不迷信。在非法集資活動中,某些政府官員的參與或者假借官員名義、編造官方背景蠱惑群眾。
4.對熟人“熱心”不輕信。非法集資大多借助傳銷手段,由于多是親戚、朋友、熟人介紹、推銷,一方面,容易取得信任;另一方面,礙于面子也不便推辭。這種方式更容易在民間滲透,危害也更廣。
5.對大眾行為不盲從。不少人參與集資的原因是看到他人參與且獲得了高額利潤,于是紛紛加入,甚至借錢參與。這是盲目從眾的心理,既沒有考察被投資企業和項目的實際情況,也沒有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,往往付出慘重的代價。
四、“套路貸”典型案例
“套路貸”,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假借民間借貸之名,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簽訂“借貸”或變相“借貸”“抵押”“擔保”等相關協議,通過虛增借貸金額、惡意制造違約、肆意認定違約,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,并借助訴訟、仲裁、公證或者采用暴力、威脅以及其他手段,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。
案例情況:2019年3月25日,江蘇省泰州市公安機關打掉虞某云“套路貸”犯罪團伙,凍結涉案資金9億余元。經查,2017年6月以來,犯罪嫌疑人虞某云組織人員假借網絡借貸平臺名義,發布“低利息、無擔保”等虛假信息,誘騙借款人到平臺借款,借款時索取身份信息及手機通訊錄和通話記錄,放貸時直接扣除30%“砍頭息”,要求借款人償還全款,借款人無力償還時,對借款人以及借款人通訊錄中的親友、同事采用侮辱性語言、PS圖片等軟暴力方式進行催收,逼使受害人交納高額“逾期費”。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,該團伙對913萬余人次實施“套路貸”犯罪活動,涉案金額數億元。
風險提示:
1.借款要選擇正規、有資質的機構進行借款。切勿輕易相信個人或者組織的小額貸款公司,特別是聲稱“無抵押”“無擔保”“不需要征信”“低利息”“快速放款”的貸款公司。
2.簽訂借款合同時,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內容后才能簽字,不能簽空白合同,對簽訂過程拍照留影,且簽字后必須給自己留一份合同。
3.如果遇到“套路貸”行為人暴力催債,甚至威脅借款者人身安全時,應第一時間報案,尋求公安機關幫助。